🌞这是来自1000年前的酒席!当考古队员打开墓室的大门时,竟然看到了摆在面前的酒桌更令人冷汗直冒的是,这酒桌旁边竟然还站着”一个人”,似乎早已预料到他们的到来!
1993年,河北宣化李家堡村,几个村民正忙着浇地,突然,脚下一空!好家伙,地面塌陷,露出个黑洞洞!这可把村民们吓坏了,赶紧上报。
消息传到考古专家耳朵里,专家们火速赶到现场,一座保存完好的辽代墓葬,就这么毫无预兆地冒出来了!
更绝的是,墓室里竟然摆着一桌“酒席”:板栗、葡萄酒、香梨、葡萄、红枣、胡桃,各种面食、点心,琳琅满目,应有尽有。这哪是墓葬,简直是美食天堂啊!
专家们推测,这可能和辽代的丧葬文化有关,在辽代人眼里,人死灯灭?不存在的!死亡只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,所以他们会给逝者准备一堆陪葬品,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活得潇洒快活!
根据墓志铭上面的内容可以知道,张文藻,字仲宝,渤海人,妥妥的人生赢家,官至检校太保、守司空、上柱国、北京留守,放到今天,那就是妥妥的“大佬”级别的人物!
张文藻的墓葬,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显赫身份,整个墓葬是仿木结构的地下宫殿,前前后后六个房间,装饰那叫一个奢华!
墓室墙壁上,还画满了各种精美的壁画,什么“童嬉图”、“散乐图”、“三老对弈图”……简直就是一部辽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!
不过,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墓室墙壁上的一句题词:“墓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之颜”,这句话,细品,绝对有故事!
果然,专家们在勘察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端倪,墓室的空间布局明显可以容纳多人合葬,而且,当年村民发现墓葬的时候,里面并没有发现任何的人骨!
这说明张文藻的墓,很可能是一座未完工的合葬墓!“墓有重开日”,指的就是等其他家族成员去世后,要打开墓葬,大家一起“团聚”,而“人无再少之颜”,则表达了张大佬对生命无常的感叹,以及对家族亲情的重视。
或许,在张文藻心中,早已预料到自己死后会和家人葬在一起,这桌“千年饭局”,正是他为将来的“团圆”准备的一份心意,也算是用心良苦了!
更令人意外的是,这“千年饭局”上的食物,还透露出张大佬的另一重身份,他可能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。
因为桌上摆放的,大多是素食:香梨、葡萄、红枣、胡桃……而且,考古学家在墓葬中只发现了装满骨灰的木箱,并没有棺椁和遗体,这说明张大佬选择了火葬,这是佛教“荼毗礼”的体现!
看来,佛教思想对张文藻的生死观,影响很深!也许在他看来,死亡并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个轮回的开始,他希望通过“千年饭局”和佛教仪式,祈求来世的安宁,也表达了对生命的超脱和淡然。
千年已逝,张文藻墓和他的“千年饭局”的故事,依然让人浮想联翩,它不仅让我们有机会一窥辽代社会生活和丧葬文化的冰山一角,更引发了我们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。
“墓有重开日,人无再少之颜”,这句来自千年前的感叹,在今天听来,依然振聋发聩。